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
我要投稿

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!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    来源:中国收藏网    责任编辑:弘仁元    阅读:1024   版权与免责声明

在当下这个资源主导的社会,谁能率先掌控稀缺资源,谁就能在财富与话语权的角逐中占据高地。你是否思考过,在众多资源中,艺术品正悄然成为一场激烈争夺战的核心焦点?也许你会质疑,自己对艺术品知之甚少,可别忘了,那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,起初也并非行家。他们能一掷千金拿下价值连城的艺术品,难道我们就只能望洋兴叹,仅在他们的“指缝”间寻觅些许机会?


image.png

实际上,在艺术品投资的赛道上,普通百姓与富豪们站在同一起跑线。此刻,谁能抢先布局,谁就能在未来收获财富硕果。以下三大关键因素,揭示了为何我们要果断投身艺术品投资。

一、政策东风,强势助力


2014年两会落下帷幕后,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重磅信号,首次将文化产业纳入 “经济结构优化升级” 板块,明确要求当年文化产业增速飙升至15%,并鼓励文化产业与互联网、金融、地产跨界融合,谋求创新突破。这一系列举措,无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。不难预见,在未来5到10年,艺术品投资领域必将掀起一轮热潮,成为财富增长的新引擎。


二、行业蓬勃,前景无限


image.png

回溯2014年,苏富比拍卖行发布的投资者报告显示,201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一举突破纪录,高达640亿美元,相较2012年劲增80%。这一数据清晰表明,我国艺术品市场远未触及泡沫边缘,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的持续攀升,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膨胀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未来几年,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巅峰。


三、社会演进,需求井喷


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《TEFAF2014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》指出,我国中产阶层家庭占比已达39%,超越美国的32%与欧洲的25%。随着中产阶层队伍的日益壮大,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愈发迫切。这一趋势不仅推动我国经济从投资型向消费型加速转变,也将促使艺术品消费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。毕竟,文化艺术品投资具备风险低、升值快、格调高雅等诸多优势,堪称投资领域的 “香饽饽”。

image.png

一直以来,文化艺术品投资凭借其独特魅力,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。一位资深艺术品投资者曾分享心得:“投身艺术品投资,既能享受品鉴艺术之美,又能实现财富增值,轻松无压力,还备受他人尊重与羡慕。” 如今,文化强国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,金融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。艺术品投资,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,更能赋予投资者高雅的生活情调,这是其他投资方式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。


回顾2016年艺术品市场,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中,画廊经营面临严峻挑战,能够稳健经营、业绩斐然的画廊屈指可数;而艺术品博览会却在各地蓬勃兴起,观展人数节节攀升。在二级拍卖市场,经历2015年的下滑后,2016年秋拍人气高涨,亿元拍品频现,成交规模逐步企稳。直至2020年,国内艺术品市场能否全面回暖,仍有待观察。在中国,拍卖市场始终占据艺术品市场的主导地位,是市场走向的关键风向标。

image.png

到了2019年,中国嘉德、北京保利等国内知名拍卖行纷纷创新拍卖模式,采用线下与线上同步竞拍的方式,网络拍卖成交单价与成交率屡创新高。借助在线拍卖,艺术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,有效保护了客户隐私。移动互联、VR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融入,不仅降低了拍卖行与买家的成本,还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

在这一年,企业收藏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大亮点。万达集团、龙美术馆等企业和机构频繁现身拍卖会,成为高端艺术品的主要买家。他们不仅热衷于收藏精品,还积极布局画廊与美术馆建设,全力打造完整的艺术产业链。对企业而言,收藏艺术品既能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,提升商业品牌价值,又能为企业传承独特的文化基因。

image.png

从经济学角度看,艺术品的 “天价” 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货币流向与市场需求。在流动性过剩、高回报投资资产稀缺的背景下,名人艺术精品凭借其卓越的历史、学术、文化、审美与经济价值,自然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。


与此同时,消费信托也开始涉足艺术品市场。长期以来,拍卖行在艺术品市场风头无两,但我们不应忽视市场根基 —— 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。近10年来,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深刻变革,消费已取代投资,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。2016年前三季度,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跃升至55%左右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是从2015年的66.4%飙升至71%。

image.png

在城市中,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他们对生活品质与文化艺术的追求日益强烈,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。2019年1月,建信信托与青年艺术100携手推出艺术品消费信托产品,为艺术品与金融的融合开辟了新思路。该信托产品以推动艺术品消费为初衷,回归艺术品作为文化精神产品的本质,尽管尚处于探索阶段,但其创新价值值得肯定。


在艺术品金融领域,拍卖系艺术品金融公司也在不断发力。2016年,保利艺术品金融公司正式成立,标志着拍卖系艺术品金融业务朝着专业化、精细化方向迈进。欧美许多知名拍卖行早已涉足艺术品金融领域,如2015年苏富比拍卖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平均额度达7.33亿美元,较上一年增长26%,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与利润。拍卖行凭借对艺术品来源、市场行情的深入了解,以及专业的鉴定、估值团队和完善的保管、流通渠道,在艺术品融资服务中占据独特优势。

image.png

按照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,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,收藏热潮便会悄然兴起;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8000美元时,艺术品收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我国人均GDP在2010年已突破5000美元,若按照GDP年均增长10%计算,中国艺术品收藏即将步入高速增长期,潜力无限。


据广州国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高总预测,未来5年,文化艺术品投资有望超越房地产与股票,成为中国人最热衷的第三大投资方式。艺术品投资的独特魅力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。它不仅能带来可观的财富回报,更能让投资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过程中,收获精神上的满足与社会的尊重。

image.png

在这场社会终极资源争夺战中,你还打算继续观望吗?投身艺术品投资,把握财富与文化的双重机遇,刻不容缓 。



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
本文来源:中华收藏网